​​         Chinese Stories in English   

2018-02

The​ Millikens

1. 一个美国家庭在壮乡的故事
新华社桂林电(记者 郭以格 胡江)

             美国语言学博士梅思德和白丽珠夫妇怎么也想不到,一位普通厨师的几句话,会改变他们毕生的研究方向。
            一九八九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天津师范学院任教的梅思德和白丽珠到到餐厅进餐,忽然听到一位厨师操起一种奇妙的语言:柔和流畅,像音乐那么悦耳。这对夫妇简直入了迷,一打听,这是壮语----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语言。那位厨师告诉他们,壮语的家乡在广西。壮族的中心是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那里有壮文学校。壮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文字。
            于是,这对美国夫妇向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的韦星朗教授学习了两个月壮语。更加为这种奇妙的语言所倾倒,之后,他们到了武鸣并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四年。近日,记者到武鸣采访梅思德和白丽珠夫妇,两位博士用流利的汉语介绍他们发现的奥秘:武鸣距南宁才四十公里,经济、交通发达,壮族人操多种语言。他们外出时便与人用汉语交流,而一回村,侃侃而谈的则全是壮语;壮语中,有时没有表示某种具体的大概念,而却有丰富无比的并列小概念。例如没"牛",却有"水牛"、"黄牛"、"怀孕黄牛"、"花小黄牛"等等用以表述各种各样牛的称谓;壮语特别形像,白丽珠原来只知道人会出汗,而壮语中只要物体遇冷热,外表凝结水珠,都"出汗",都饭的锅盖背面冒出蒸气水珠是"出汗",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可乐瓶也会"出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对夫妇发现的奥秘越多,越感兴趣。他们越来越觉得,没有对壮族文化的深入了解,没有对壮族生活习性的细致研究,要想在壮家知识的瀚海中取得珠宝,是不可能的。
            一九九四年夏天,梅思德一家乾脆搬到壮族村中,和当地农民生活在一起。广西农村夏天比较潮热,房里没空调,夜晚蚊叮虫咬,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并苦中有乐。一次蚊子在梅思德手臂上咬了个大红包,他手搔不止,突然想起要问壮语"搔痒"怎么说,便去敲邻居的门,谁知刚说明来意,邻居大妈竟用熟练的英语叫他"回去"。洋先生尴尬地回屋和妻子商量,整整一夜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知识渊博的老人家。第二天问别人,才知道壮语"搔痒"和英语"回去"发音完全一致。夫妇俩整整为此乐了一个星期。
            梅思德、白丽珠夫妇非常感谢广西民委和武鸣壮文学校,感谢宽厚的壮家人。近年来,倾习全力与广西少数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合作,编纂《壮汉英大词典》,全书三万个条目,汇成洋洋大观,这是壮语与英语沟通的首创。
            梅思德和白丽珠向记者介绍,在大词典出版之前,他们还将于明年出版一本三千个条目的《壮汉英词典》普及本;还要搞电脑版,让人们随意调阅任何一个语汇。梅思德感慨万分地对记者说,他在天津时带了四个中国研究生,现在三个在美国,一个在加拿大,而导师却扎在壮乡了.
这对洋博士安家在武鸣壮校一栋普通教师宿舍楼上。走进他们家,梅思德正在吹奏一种美国十八世纪初流行的竖笛,大女儿梅津蕾弹吉他,小女儿梅津红弹民子琴,白丽珠唱歌,一家子合奏,快乐的乐声令人陶醉。乐停,白丽珠"隆重推出"大女儿梅津蕾,说她炒的壮家菜最好吃。
            在武鸣县实验学校读初中的梅津蕾乐了,用壮语介绍她一家上街和菜农侃价的笑话。梅津红读灵源小学二年级,"我比梅津蕾壮语好。"她毫不示弱。梅思德、白丽珠一齐拱手:"他们是我们的好老师"。全家大乐。(完)

来自《僚人家园》

 rauz.net.cn
---------------------------------------------------------------------------------------------------------------------
2. 歌圩上的洋博士夫妇

发布人:汐缘
            “洋人也能唱武鸣山歌,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可见山歌的独特魅力了。”一位从南宁来赶歌圩的观众在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中,看到金发碧眼的美国洋博士梅思德、白丽珠夫妇登台演唱武鸣的东部山歌时,不禁目瞪口呆地对记者如是说。
            其实这对洋博士夫妇,已经是武鸣人的老朋友了。他们俩人都是世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博士,现居住在武鸣县城的新兴社区。梅思德告诉记者,他们俩一直对语言很感兴趣,在美国读大学时的专业就是语言研究方面的。1988年,梅思德夫妇来到中国,在天津师范大学一边攻读博士学位,一边教语言学。在教书的过程中,梅思德翻阅了不少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料,他发现壮族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而且壮语的方言区别是非常复杂的。就如一见钟情般,他立刻对壮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1年,梅思德夫妇双双来到广西大学教书。1993年时,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邀请他们合作编撰一本《壮汉英大词典》。为了能更好学习壮语、编撰词典,他们携同两个女儿,一起来到壮族人的聚居地———武鸣县居住。 梅思德夫妇不仅平时要学习壮语,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翻译和编撰。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十个年头,所写的书稿也已盈尺。今年2月,他们的心血之作《壮汉英大辞典》得以正式出版。这期间, 白丽珠还经常深入到武鸣的双桥、宁武、府城等六个镇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精选后出版了一本壮、汉、英三种文字的《武鸣壮族民间故事》。2005年10月19日,在南宁市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及南宁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仪式上,在壮乡武鸣工作了12个年头,来自美国的梅思德、白丽珠博士夫妇和其他31名国内外友人荣幸地被南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宁市“荣誉市民”称号。白丽珠告诉记者,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他们只要在武鸣,都会前来参加活动,这次能登台唱武鸣山歌,感到非常荣幸。最后,她唱了一首壮语山歌作采访的结束语:“三月木棉红,大家赶歌圩,跳舞又唱欢,到处乐融融。”虽说不上很合韵脚,但从一个美国人口中说出,已很难能可贵了。 (黄绍武)
            10月19日,在南宁市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及南宁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仪式上,在壮乡武鸣工作了12个年头,来自美国的梅思德、白丽珠博士夫妇和其他31名国内外友人荣幸地被南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宁市“荣誉市民”称号,他们也是武鸣县有史以来唯一的一对获南宁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夫妇。

梅思德、白丽珠夫妇是于1993年应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邀请和他们合作编篡《壮汉英大词典》而来到武鸣的。经过10多个年头的辛勤学习研究、翻译和编篡,他们的心血之作《壮汉英大词典》终于于去年底完成。图为梅思德、白丽珠夫妇在被授予南宁市“荣誉市民”后在南宁市政府会议中心合影留念。

---------------------------------------------------------------------------------------------------------------------
3. 白丽珠:美国语言学家在壮乡20年
不辞长作武鸣人

广西新闻网, 2012年03月31日,记者 刘豫 李岚 实习生 黄瑛
            美国语言学家Margarct Milliken记得刚来武鸣的时候:白天,她翻山越岭在双桥、宁武、小陆、府城、玉泉、里建等壮族聚居地,听当地人讲述各种民间故事;晚上,她在小女儿梅津红的床边,给她讲“狗拉犁”、“杀大蟒”、“火镰取火”等故事,直到她甜甜的睡去。
            今年3月初,Margarct Milliken从太平洋彼岸得到一个好消息,新婚不久的梅津红生下一个女孩,她已经升级当外婆了。为此,Margarct Milliken兴奋得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她寻思着要按照壮族人的传统——当外婆的要给外甥女赠送一条土布刺绣的背带。
            从1993年,Margarct Milliken携同丈夫Stuart Milliken(梅思德)来到广西编撰《壮汉英词典》,一晃20年已经过去。他们不仅在武鸣定居下来,Margarct Milliken更有了一个中文名字——白丽珠。
            采访那天,记者问起她的英文名,她说:“噢,好长啊,音译过来可以叫玛格丽特,可是,我就是白丽珠啊!”说完,自己大声爽朗地笑了起来

“武鸣人”白丽珠

            来到武鸣县城,想要找到白丽珠夫妇并不难。只要你和当地人说起那对在县城里居住了近20年的“老外”夫妇,听者都会长长地“哦”一声,然后抢着和你说他们的轶事。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对“老外”夫妇每天傍晚都会牵着一条大狗散步的习惯,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街上一景。
            3月27日,经过预约,两位当地人带着记者七拐八拐地找到白丽珠的家。敲开门,当地人就先探头进去找那条大狗。白丽珠用略带“南普”的口音解释道:“知道你们要来,我早早地让老公出去遛狗了。”接着,白丽珠竟然还嘀咕了几句壮话,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当地一位在社区工作的大姐笑着说:“白丽珠和我们都是讲壮话的,她说得很好,她刚才是用壮语和我说:你先去忙吧,我来接待记者。”
            白丽珠高大的身形和穿着,无一不在证明她是个地道的“老外”,但只要她和你说起生榨米粉、鱼生、酸笋之类,你又会毫不犹豫确认,她已经完全是个武鸣人。不久前,她和丈夫去了一趟昆明,买了一条婴儿背带,她固执地认为,背带没有武鸣本地的手工好;在昆明剪了一个短发,她也认为没有武鸣街上那家无名发廊的手艺好,就连甘蔗,她也认为是武鸣产的更甜一些。
            在武鸣当地,记者发现白丽珠人缘很好。比如房东免费提供房子给她住,大家多年相处和谐;记者去她家采访那天,有几个当地英语教师上门跟她请教电影里的英语词汇,她非常耐心地义务给她们“上课”,还泡上一种香香的叫不出名字的茶给大家喝。
            作为一个语言学者,白丽珠自曝在美国读大学期间曾经学过三年的汉语,毕业结婚生子之后“已经忘得差不多”。1988年白丽珠取得博士学位后和丈夫来到天津,在一所大学教英文,重新下苦功学习汉语。她坦言,最初汉语里的“zh、ch、sh”发音对她来说相当难。
            1989年,白丽珠和丈夫到一家餐厅吃饭,偶然听到一位厨师说起一种奇妙的语言,“柔和流畅,像音乐那么悦耳”。白丽珠简直着了迷,一打听,这是壮语——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此后,白丽珠夫妇向中央民族大学的韦教授学习了两个月壮语,更为这种奇妙的语言所倾倒。1993年,借着来广西编撰《壮汉英词典》的机会,白丽珠夫妇决定在武鸣长住,“和热情好客的壮乡人在一起”。

故事和山歌中的壮语魅力

            其实一开始来到武鸣,白丽珠夫妇一句壮话也听不懂,只能从日常最简单的对白开始学习。从“你结婚没有”、“有孩子吗”这样的寒暄话,到“怎么包粽子”“鱼生好不好吃”这样的饮食习俗,一句句地学起来。白丽珠夫妇的语言天赋过人,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就能用壮话和当地人交流了。
            白丽珠觉得壮语既有魅力,又很深奥。“比如形容红色,壮语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一点点的红、大片大片的红、浅浅的粉红、很浓重的红都分别有不同的词语去表现,特别细腻;壮语和粤语一样,都有很多语气词,一个‘涅’的尾音,5种不同的音调就可能是5种意思。”
            1994年,白丽珠在武鸣县各地采风,每到一地,就召集当地会讲故事的人,让他们聚在一起讲故事。“当时我听壮话还不那么流畅,所以我对讲故事的人强调,不要顾及我能否听得懂,要尽量自然。这样,当他们开始讲述故事后,便往往陶醉于故事的情境之中,忘却身边放有录音的麦克风”。后来,白丽珠发现翻译出来的故事,非常的生动,“全然没有因为是说给一个外乡人听而放慢或简化”。
            “壮语中,有时没有表示某种具体的大概念,而却有丰富无比的并列小概念。例如没有‘牛’,却有‘水牛’、‘黄牛’、‘怀孕黄牛’、‘花小黄牛’等等用以表述各种各样牛的称谓,特别形像”,白丽珠告诉记者,她发现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壮语所呈现的奥秘越来越多。“我们觉得,没有对壮族文化的深入了解,没有对壮族生活习性的细致研究,要想在壮家知识的瀚海中取得珠宝是不可能的”。
            有一年采风,白丽珠在乡下农家住了一段时间,那时正值夏天,夜晚难免蚊叮虫咬。有天,蚊子在梅思德手臂上咬了个大红包,他们突然想知道壮语“搔痒”怎么说,便去敲邻居的门,谁知刚说明来意,邻居大妈竟用熟练的英语叫他“回去”。梅思德尴尬地回屋和妻子商量,整整一夜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邻居。第二天问别人,才知道壮语“搔痒”和英语“回去”发音完全一致。夫妇俩为此乐了好几天。
            2000年,白丽珠主编的《武鸣壮族民间故事》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民族研究学者卢岱在《序》中说道:“这本故事集从创意到成书,整整经历了6个春秋。虽然我没有参与该书的组稿工作,但其间的酸甜苦辣,我都能想象到。壮族人讲故事是不讲究时间地点的。家居休闲时讲,田间小憩时讲,圩集相会也讲。在壮族乡村,大凡笑声朗朗之处,十有八九是讲故事。说者娓娓道来,寓情于理,或讴歌善良,或贬斥丑恶,时而含蓄幽默,时而辛辣讽刺,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壮族人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情怀。”
            卢岱还认为,《武鸣壮族民间故事》一书“以壮、汉、英3种文字出版发行,这在壮文出版史上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先河。众所周知,这3种语言本来大相径庭,甚至是牛马风不相及的,如今却并驾齐驱,相交辉映。阅读故事时,读者会惊奇感受到3种语言的不同魅力,她们仿佛是远亲和近邻的兄弟姐妹,各有千秋地细说着壮家的经典名作”。
            2011年,白丽珠又参与到“少数民族古文字的搜集整理与字库制作”项目中,她搜集资料的方法也愈加多样,歌王们的对山歌、道公念的经文,都是她研究的素材。不久前,白丽珠到田林县和老艺人闭克坚交流,了解北路壮剧的发展。她甚至还找到了一个研究清朝古文的壮族友人,拿到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白丽珠告诉记者,壮族友人非常热情,经常拿鱼生、鸡肉、米酒等来招待她,告别的时候还会用山歌一路唱着送她。记者问她习惯喝当地的米酒吗,白丽珠哈哈大笑,模仿“本地口音”说:“我是能喝一点的喔!”

“落伍”的美国人

            白丽珠的两个女儿都是在武鸣长大,之后才回到美国成家立业。说起女儿们在武鸣生活的经历,白丽珠又乐了:“她们小时候特别希望我能买一台电视机回来,我当时就说,如果她们学好了壮话,我就给她们买。结果你看,到现在我的家里都还没有电视机,因为她们都没有达到我的要求。”
            女儿们相继回美国,白丽珠夫妇近几年也时常需要回去协助她们办婚礼、搬家等家务事。但白丽珠坦言,夫妇俩似乎已经不大适应美国的生活了。“美国发生的事情我们知道很少,什么是最酷的最时髦的,我们也完全不知道。之前回去的一次,连如何‘自助加油’也搞不懂。而且,回去了不能天天吃白米饭、酸菜,怎么办?”言谈间,记者发现白丽珠不经意总是提到“我们武鸣”,或者“我们壮乡”,神态认真又有趣。
            现在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只要是和朋友聚会,白丽珠就喜欢给他们讲几个壮族故事,没想到大受一些“老外”的欢迎。看着大家听故事时津津有味,并且笑得前仰后合,早已把自己当做武鸣人的白丽珠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每年的“三月三”歌圩,白丽珠夫妇只要在武鸣,都会受邀参加相关演出活动。2010年他们还和本地歌王登台唱山歌,感到“特别兴奋。”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白丽珠今后的工作方向,将致力于更深层次的壮文研究,同时致力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帮助当地人民学习文化、帮助壮族青少年学习英语等等。记者问她:做那么多的“项目”,如何从中“获益”?白丽珠想了一下,微笑着说:“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大的获益。”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20331/newgx4f7663d5-49806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