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tories in English
Ordinary People 09
百姓人家(2023), 秦俑/赵建宁选编
1. 一棵水蒲桃的迁徙 3. 弱者的游戏 4. 窗台上的栀子花
2. 素色华年 5. 双面
1. 一棵水蒲桃的迁徙
王溱
我就是那棵水蒲桃。
我伫立在河涌边一家小餐馆的后门处,距河涌有5.2米。5.2米太远了。我的根一直在悄悄地朝水的方向延伸,迁徙。我坚信吸饱了水的壮硕根系足以拖动我笨重的躯干。一年,十年,或者百年,总有一天我可以匍匐于水面,看水蟑螂傻头傻脑地蹬腿兜圈,看水草顽皮地借着微波轻挠石头,看有情人对着涟漪中的倒影想心事…. 水是归宿。我名字里的“水"字绝非空穴来风。
经营餐馆的是一对小夫妻…阿胜和阿莲。
阿莲时常在后门旁择菜洗菜,动作麻溜,几分钟就可以把几大桶的青菜择好洗好。阿胜偶尔也会出现在后门外,劏鱼。他的刀很快,鱼头与鱼身分离时,鱼自己还不知道,嘴巴一翕一张地等着下一口水涌进来。阿胜有根威力无穷的高压水管,片刻就能把污水、烂菜叶、鱼鳞还有内脏都冲进河涌里。冲水的力度太大不好把控,有时他会把污物冲到我脚边。臭,太臭了!在我身旁,用塑料膜和编织布拉起来的挡雨大棚早已摇摇欲坠,破开的大洞足够同时让五六只老鼠钻来钻去;散架的扫把和掉头的拖把倒插在一个生锈的大油漆桶里,后边是一堆缺胳膊少腿的塑料凳,八成是餐馆里换下的旧货;一条木头松散的小舢板横在其中,我几乎认不出依偎在它身旁那根长了蘑菇的烂木棍原本是支桨….
逃!我必须逃离这里。
也许是上天听到我绝望的哭泣,唤来了雷雨。就在“利斧"划破漆黑夜空的那一瞬间,我竟一个哆嗦把根从地里拔出来了,往前挪了一步,又重新扎人地里。原本架在我身上的竹竿失了依靠,整个大棚“轰''的一声倒落在地。
我成功地向河涌挪了近一尺!
阿胜只当是雨水压塌了大棚,随手换了根更长的竹竿架到我身上,又把大棚撑起来了。女人天生警觉些。阿莲疑惑地盯着我看,看得我发怵。
“这棵树好像不一样了。"她说。
阿胜随意瞥了一眼。
“是吧,花都被雨打掉了。"阿莲看着满地铺成毯的落花,看我的眼神转为了怜悯。
我却不觉得可惜。尝到甜头的我开始期盼雷雨。
正值盛夏,最容易盼来的就是雷雨。两天后我又成功地朝涌边挪了一尺余。
这回不仅棚倒了,就连那一堆烂塑料凳也七零八落散落在地。
“阿胜,这棵树真的动了,昨天我把拖把挂在这个位置刚好顶着树杈的,现在离树杈还有这么远!"
“魔怔!树怎么会动?”
“真的, 它往河涌那边移动了!"
“河涌?"阿胜担心地轻拍阿莲的肩膀,“阿莲,这段时间你累坏了,回去多睡会儿。"
在我第三次成功挪动时,阿莲终于崩溃了。她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旧舢板和船桨大哭:“真的,这棵树也想到河涌那边去呢,它一直在移动!"
“也"?这个字叫我迷惑,难道还有别的树或者什么东西也要往水边迁徙吗?
后来我从阿莲噙满泪水的眼睛中看出了端倪。我猜想她与阿胜的往昔应该是这样的:阿胜在河涌里划着小舢板,舢板上坐着哼小曲的阿莲;或是阿莲撑着伞在水边走着,阿胜从背后蒙上了她的双眼….
阿莲说的“也“,指她自己。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就是海。海与陆在一番相爱相杀的较量之后才定下今天这样的格局。换句话说,这里的人一半血脉是陆,一半血脉是海。我确信阿莲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只有本地人会把浪漫的基因种植在水里。我的根,还有阿莲的目光,都朝着水的方向迁徙。
"阿莲,你累了,等我们忙完这一阵,我带你去海边走走,散散心。”
“不,阿胜,我知道它为什么要走。它开的花很梦幻的,像孔雀高高扬起的冠,像天使的羽翼。它与这个地方格格不人。”
阿胜的眼睛里满是战栗。“阿莲,你别这样。我知道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可我们得谋生计。"他说。
阿莲悲切地看着他,不再说话。
我决定不再迁徙了。
我不能再刺激阿莲,更不能丢下她独自迁徙。
毛茸茸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果子结了一季又一季。有一天工程队的人突然就来了。他们是来疏通河道的,说是上流冲落下来的泥沙,还有往河涌里乱扔的垃圾都让河道淤积了,河道越来越窄。
“这里很快要建成亲水区了,河道要疏通,据说沿岸的违章建筑也都要拆除,垃圾更不能再扔进河里。"工程队的人说。
“亲水区? "
“ 就是人可以亲近水的地方。"
“亲近水?!"阿莲兴奋极了,马上就唤阿胜一起动手拆大棚。我以为阿胜一定不会同意,毕竟少了这么大一块地方,餐馆可能就开不下去了。但阿胜乐呵呵地来了,三两下就把大棚拆了,还把杂物都拾掇了,该扔的扔,该收好的收好。餐馆后门外这片地方豁然开朗,清清爽爽。 “咱这餐馆还开吗?"阿莲说。
“开!我早就在寻思着换个开法了。”
“什么开法?“
“你喜欢的开法。“
阿莲不再匆匆忙忙地择菜,阿胜也不再满身腥臭地劏鱼。他们正儿八经地把“胜记小炒"的牌子摘下来,挂上了“望海楼"的牌子,做精品私房菜,限量供应。
这可稀奇,一个河涌边的房子胆敢叫“望海楼"?更稀奇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意来这“大言不惭"的牌子底下打卡,听阿莲讲述这里跟海的渊源,顺便品尝“望海楼"的美食。就连我,也成了照片里的网红树,是一景。
季节对时,阿莲会把我滚落在地的熟果子捡起来,在耳边摇呀摇,神秘兮兮地对食客说:"这里边藏了老一片会响的海呢!"
---------------------------------------------------------------------------------------------------------------------
2. 素色华年
冷清秋
张素华升级做奶奶了。
这个秋天,张素华觉得自己老了。
这样的老如此地充实,张素华一下子心满意足了。
她的身份改变了,生活内容一下子变多了,毕竟这么多年她早已厌倦了当母亲,而如今当奶奶却如此新鲜。五十六岁,女人到了这把年纪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鼓舞人心的呢?
两个啊,双胞胎呢,病房里瞅着粉嘟嘟的两个肉团团紧紧闭着眼睛嘹亮地哭大声地号,张素华欢喜得眼泪一下子就涌出了眼眶。那个瞬间,她原谅了儿媳徐晓竹之前的所有不敬。对,都是一家人,牙齿还会咬舌头呢。
心生感慨的张素华便紧紧攥住了一旁亲家的手,攥住,摇了摇,又摇了摇。亲家和张素华一样高兴,不需要张素华说什么,亲家便知晓张素华想说什么,所以亲家只是抽出一只手来,在张素华的手背上拍了拍,又拍了拍。
儿子说:“妈,你连着几天没好好休息了,现在赶紧回去先补一觉吧,睡好了,明天再过来!"答着应着的张素华抹抹眼眶子,转身便把口袋里早就准备好的一沓子钞票给丿L子塞了过去。多体面啊,有钱使到刀刃上,张素华心满忌足。
霞光渐渐隐去的城市在灯火闪烁中又活了过来。
正是桂花浓郁的好时节,张素华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对,是坐,不是躺。和外面的喧嚣相比,小院里静悄悄的,尽管只是一墙之隔,但这里就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桂花树上面的夜空空旷明净,卷着丝丝凉意的风软软来软软去,静静坐着的张素华很享受这片刻宁静。尽管她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那有什么关系呢,人总是朝前走朝前看的。对,现在的张素华可不是二十年前那个一遇到事情就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小女子了。生活教会她沉下来,静下来,安于接受现状。尤其是一想到儿媳妇徐晓竹刚给自己生了一对孙女儿,张素华就欢喜不已。多好啊,多好啊,这样多好啊,还要什么呢?这不就足够了!
人都是会渐渐长大的吧,也在逐渐长大中学会接纳,变得宽和。
从最初知道自家的小院要拆迁开始,这都过去许多年了,多到儿子王小赖初中、高中毕业,进了大学,大学毕业又进了公司,娶了媳妇。
对,这期间的顺序不能乱。最开始听说要拆迁那会儿张素华还年轻,那时候心里那个屈啊,总想着就这点儿家业,拆了住哪?怎么生活?这期间还和王大兵闹过几次离婚。那时候王大兵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整个人就那么空荡荡地悬着,张素华的心也因此天天悬着。
张素华便死拉硬拽着丈夫一起去天桥下摆地摊,卖袜子卖口罩卖毛绒玩具卖毛线帽,都是些小玩意儿,卖来卖去的也赚不着什么钱,倒一天天拖着人放不下。若不是后来王大兵悄无声息拿赚来的钱买了台照相机,把张素华气得闹离婚,回娘家一住三个月,张素华觉得没准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终究是不能长住的。好在王大兵的工作有了着落,身体笨重的张素华又当了妈,天天手忙脚乱的。一切也就是才刚刚熟悉和习惯,咋就许多年过去了!当初拆迁的消息就像是一阵风,卷走了人们的兴奋和议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该干吗干吗,房子是房子,人是人,路还是那些老路。但这次,张素华知道绝不是空穴来风了。
毕竟就连刚刚建起来十几年的小商品城也拆迁了。张素华亲眼看着小商品城从开始的冷冷清清无人光顾,到后来的人流如潮日夜繁华。去年小商品城拆迁,一家家商户的大喇叭在张素华的耳边反复吆喝,聒噪得张素华脑仁疼。很多次,站在拆迁店门口的张素华想走进去大声对店主说:“可别这样可着劲儿吆喝了,吵死人,人家买东西又不是买吆喝的。"可最终她还是拽住了自己。
张素华把这些说给丈夫王大兵听,王大兵说:"你就是闲的!
现在好了,整个市场被围栏围起来了,大塔吊、打桩机,灯火通明地日夜劳作,等这些围栏全部拆掉的时候,就大变模样了。
到那时,两个孙女该会喊奶奶了吧?这么想着,张素华便悄然笑了。
---------------------------------------------------------------------------------------------------------------------
3. 弱者的游戏
张红静
天天长到七岁的时候就停止生长了,智力还停留在五岁。他的五官也没有长大,小小的眼睛,矮矮的鼻梁,红红的小嘴唇,看起来依然是婴孩模样。后来他的身体便往四周扩展,直到长成上下一样粗壮,远远看上去像是一个浑圆的小水桶。
天天的同学从来没有因为他的矮小和弱智而欺负他,相反大家都躲着他,据说天天还是一个大力士呢。
我连续上两节课的时候,课间休息便不再往回拿教科书和备课本。天天发现了我这个习惯,接下来,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我站在讲台上环顾全体学生,孩子们每个眼神都是明亮清澈的,只有天天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
“老师的备课本和教科书找不到了,谁能帮我找到,我就奖励谁一块糖。 "我想起了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他奖励调皮捣蛋的男生:第一块糖奖励他按时来到这里,第二块糖奖励他听从校长训诫立即停止打架,第三块糖奖励他为伸张正义而教训欺负女生的男生,第四块糖奖励他改正错误。
天天立即走上讲台跟我汇报:“报告,老师!我在书橱后面见到了,我指给你看!”
天天的小胖手拉着我来到书橱后面,指着书橱与墙间那条窄窄的缝隙。黑洞洞的空间里隐约看到了我的书与本子。
天天的两只眼睛像两颗圆圆的黑豆,此时正发着锃亮锃亮的光。他看着我,期待着我许诺的一块糖果。
我却在想着如何把书拿出来。如果用手拿,空间太狭小了,用教竿去够还有点儿短,够不着,最后只有一个办法…挪动书橱。书橱里的书是满的,本身就很重,况且书橱放在东北角,后面与左侧贴墙,能用力的地方只有右边一侧。空间小,最多能容下两个人一起发力。于是,两个公认比较强壮的男生过来帮忙。
他俩喊着用力,可是书橱就像是被焊在地上一样,没有丝毫移动的痕迹。
我忍着火气,知道这事就是天天做下的。天天的人生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吃、玩,还有调皮捣蛋。同学们都像爱孩子一样爱他,大家越是爱他,他越是任性捣蛋。
我问天天怎么办,如果拿不出来,他是吃不到糖果的。
一听到糖果,天天立即脱掉他的上衣。我看到小家伙的身上和头上还往外冒着热气。他就像一个充了电的小马达,永远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老师,看我的!"他两只手握住书橱的边缘,胳膊上的肌肉一紧,肩膀向上抖了一下,书橱就移动了一个角度。
我们都被天天的力气震惊了。知道他力气大,没想到力气这么大。难道大力士都是矮个子、水桶腰吗?天天得意地看着我,他本来是始作俑者,现在却像英雄一样等待着我的奖赏。我猜要是他去参加
举重比赛的话,等待他的就是金牌而不是一块糖果了。
我有很多非常小的糖块,外面裹着银白色的亮晶晶的糖纸。天天知道我把糖块放在哪个抽屉里,对于好吃的东西,他比常人更加精明。
“老师,我自己去拿吧,我不会多拿,只拿一颗哦!"他说完就跑出了教室。
以后,这样的事情又重复了多次,藏书,拿书,要糖吃,乐此不疲。我和同学们也假装不知道,陪他一起玩这个游戏。天天觉得这样可以吃到糖,还能在同学们面前秀一把力气。同学们陪他玩,都把他当成一个可爱的孩子,愿意看他演戏。在弱者面前,我们总是用上帝的视角来看他们,也许这样可以体现上帝的慈爱与优越感。
同时,这个弱者的游戏又使我想到了一些聪明的恶人,他们悄悄制造问题,自己再去解决问题,这样能混个名利双收。这种恶一点儿也不好玩,还会助长更大的恶。
我觉得应该让天天承认自己的错误,只要承认错误就可以奖励两块糖,比原先多一倍。天天高兴得跳起来,立马就承认书和本子是他藏的。我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感到欣慰,打算写一篇有关智障儿童的心理教育论文,题目我都想好了:关注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
论文还没动笔,我的教科书与备课本又不见了。我问天天:“你有没有见到老师的教科书与备课本呀?“
天天说:“老师,我知道在哪里,我给你拿。
事后,天天找我要三块糖果。他认为给我找到书应该给他一块,而承认错误应该再加两块。
下课后天天跟着我去办公室拿糖吃。我拉开抽屉,里面只有一块糖果。天天扒开糖纸,将糖放进嘴里立刻又吐了出来,啊啊啊地尖叫着跑了出去。
前几天,我把抽屉里“陶行知的糖果"拿出来,换了个位置。这个抽屉里,只留了一块“辣味糖果"。相信他吃了苦头之后,就不会再惦记着做坏事换糖吃了。
故事的最后,是我在改美术作业时偶尔看到天天画的漫画。他画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通体黑色的人,一个是通体蓝色的人,两个人手挽着手,面对着面。这是两种最冷最冷的颜色,在天天的心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孤独和忧郁。
---------------------------------------------------------------------------------------------------------------------
4. 窗台上的栀子花
蒋静波
下课铃一响, 周老师就捧起书本, 低着头, 匆匆走出教室。许多双亮晶晶的眼睛尾随着周老师挟着冷 风的身影, 露出迷惘的神情。
在全镇,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好得出了名。我们爱周老师, 当然包括爱她上的课, 爱她讲的话, 爱她发 出的笑。可是,这些日子, 周老师不知怎么了, 常常耷拉着脑袋, 不爱说笑, 仿佛一朵脱了水的鲜花。
昨天下课时, 我怯怯地去叫她: “周老师, 一起去跳绳好吗?”她摇摇头。以往这个时候, 周老师早就主 动融入我们的队伍, 与我们一起踢毽子, 跳橡皮筋, 玩石头剪刀布, 或者唱一首刚学会的新歌, 讲一个有趣 的故事。一阵阵笑声在学校的空中飘来荡去。好多同学不是忘了上厕所, 就是没时间上厕所, 有两位同 学为此还请假上厕所。后来, 周老师规定, 一下课, 每个同学必须先上厕所。
我们几个班干部凑在一起, 讨论这件大事。对周老师的猜测很多: 生病啦, 要调走啦, 与人吵架啦, 等 等。亚珠说: “周老师的窗台上, 没有花了。”
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周老师的寝室就在我们教室的楼上。站在教室外,一抬头, 就能望见周老师寝室的窗台。这个学期以来,窗台上经常出现火红的月季花。我上去观察过,很奇怪, 这些月季花有很多 密密麻麻的刺, 与我家院子里的月季花不同。后来我才知道,周老师窗台上的花叫玫瑰花, 邻居小芹姑姑的男朋友就给她送过这样的花。
有一次, 在学校门口, 我看见一位穿着红衬衣的姑娘跳上一辆红色的摩托车。摩托车哒哒哒一响, 飞 也似的开走了。机耕路上扬起一片灰尘, 像是谁扔了一颗烟幕弹。好一会儿, 我才回过神来, 那姑娘原来 是我们的周老师。周老师平常喜欢穿素洁的衣服, 白衬衫、白裙子、白毛衣, 现在突然换上了红衣服, 一下 子还真认不出来了。当然, 周老师无论穿什么, 都是最美丽的。
很快, 爹爹证实了这个消息。周老师的男朋友在城里, 有个好工作, 据说想把周老师调到城里的其他 单位去。
我强忍着, 不让眼泪掉下来。如果周老师调走了, 谁来教我们? 我们爱周老师, 就像、就像…… 爱自 己的妈妈。如果让我们换掉自己的妈妈, 谁能不伤心呢?
回家后, 我向爹爹打听: “周老师与男朋友不好了?”
爹爹说: “这很正常, 谈得来就相处, 谈不来就分开。咦, 你不好好学习, 打听老师的八卦干什么?”
我嘻嘻笑了。爹爹瞪我一眼。我飞奔出去找亚珠,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不过, 也得想个办法, 让周 老师高兴起来。
一天放学后, 我和亚珠潜伏在教室里, 看到周老师走出学校, 我们溜进周老师的寝室, 抓起床上的一 条裙子, 来到小河边。亚珠洗裙子, 我望风。洗好后, 我们将裙子晾在寝室的过道上。我们想象着, 周老 师看到晾出的裙子, 不知会露出怎样惊讶的神情。以后的几天, 我们还洗了周老师的一件衬衣, 一条长裤。直到最后, 我们在寝室里找不到任何一件衣服为止。
望着周老师窗台上的那只空花瓶, 我突然想到了栀子花。初夏, 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洁白的花 瓣, 嫩黄的花蕊, 配上绿色的叶子, 素净而美丽。更重要的是, 栀子花很香, 比桂花、茉莉花都要香,很远就 可闻到。
这天, 我和亚珠从山上采来一大捧栀子花, 跑到学校, 天已暗了。第二天早上, 周老师带着好闻的栀 子花香, 走进了教室。我发现, 她微笑了好几次。我和亚珠相视一笑。
许多同学知道了这个秘密, 都说也想去采栀子花。我排了值日表, 两人一组, 每隔两天, 轮流上山。周老师窗台上的栀子花, 从 5 月一直开到 6 月。
爹爹说: “你们的周老师说, 她的窗台上天天开着栀子花。”
“她一定很开心吧?”
“当然啰, 她还很自傲。”爹爹盯着我, 莫名其妙地笑着, 像在寻找什么秘密。
我快乐得用脚在桌底下打起了拍子。
第二天, 周老师捧着一只白瓷盆, 走进教室。花盆里长着一株植物, 一尺来长, 顶着几片嫩嫩的绿叶。周老师将它放在讲台上, 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 说: “山上的栀子花快要谢了, 从今天起, 我宣布, 你们的值 日活动取消了。看, 我把栀子花插活了, 它会永远开在我的窗台上。”
“哗哗哗”, 我们一起拍起手来。我把手掌都拍疼了。
下课了, 周老师拿起教室角落处的一根长绳, 走到教室外, 掸掉上面的灰尘, 大声说: “谁跟我一起来 跳绳? 跳一次奖励一块大白兔奶糖。”
全班的同学都聚了过来, 谁不想吃大白兔奶糖呀。现在, 轮到周老师跳了。穿着白衬衣、绿裙子的周 老师, 多像一朵跳动的栀子花呀。
晚上, 我突然冒出一句: “这下子, 周老师不会走了。”
爹爹问: “怎么, 你那么肯定?”
---------------------------------------------------------------------------------------------------------------------
5. 双面
朱红娜
A面
许嫣真没想到,别人一个小小的疏忽,竟然让她差点儿离婚。
那天是周六,中午,老公又喝上了。许嫣皱眉,嘴巴嘟得老高。老公知道许嫣又不高兴了,赶紧辩解,今天不是周六吗?周六喝点儿酒放松一下。
你总是找理由喝酒,周末喝酒放松,上班喝酒解压,高兴喝酒助兴,烦闷喝酒解闷,哪天不喝酒?
许嫣最反感老公喝酒,一喝就醉,喝醉了全世界都是他的,但他的世界里没有许嫣。
老公不顾许嫣叨叨,一口一口,三杯酒落肚,胜似神仙。
正喝得高兴,“滴,滴…. ,从阳台传来洗衣机故障的声音,许嫣起身走到阳台查看,将电源关了,重启。一会儿,“滴,滴….” 声音又起。奇怪了,刚买三个月的洗衣机怎么会坏了呢?
我去看看。老公放下酒杯,走到阳台打开洗衣机,刚刚搅拌过的水有点儿浑浊,左看右看,同样看不出所以然来,又关机重启。“滴,滴…."声音顽强地灌进耳朵里。
买的什么破洗衣机。许嫣抱怨。
这不是你让我买的牌子嘛。坏了又不是我的错,怎么能怨我呢?老公喝了酒,声音高了八度。
这么大声干吗?说你一句都不行吗?许嫣也提高了分贝。
你这是说吗?这是指责,无理取闹。老公丢下筷子,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许嫣也吃不下去了,将大半碗饭重重地砸在桌子上,也回了房间。
只剩下婆婆在饭桌上默默吃饭。
房间里瞬间又响起了吵架声,一声高过一声,陈年旧账又被翻出来吵一遍。
离婚,过不下去了!老公咆哮起来。
离就离,谁怕谁啊?
婆婆抱着三个月大的孙子进来劝架。也不怕吓着小孩儿,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吵什么啊?动不动就把离婚挂在嘴上,也不怕丢人。不是有保修吗?打个电话给保修店不就行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许嫣老公的气吼出了,人也清醒了,他自知理亏,赶紧翻出电话打了过去。许嫣在看到粉嘟嘟的儿子那一刻,也止了声。
下午,师傅上门了,一看,原来是排水管被吊起来了,挂在墙上的一个钩子上,排不了水。
大家都没注意排水管。
一定是搞卫生的阿姨弄的,马虎大意。婆婆愤愤地说。
上门费30元。师傅说。
不是免费保修吗?婆婆问。
是的,机器坏了免费维修,你这不是机器的问题。
许嫣老公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掏出30元,心里的气又“砰"地喷向许嫣,你这家政叫的什么破阿姨!
这又关我的事?许嫣毫不忍让,大声回击。
眼看一场吵架硝烟又起,婆婆马上发话,是阿姨的错,去家政公司投诉啊!
对,不能这样白白损失了30元。许嫣立即找了客服,客服态度倒是挺好,
一场战争终于停止。
B面
家政公司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是谁身上惹出的骚,当然由谁去洗。阿姨被扣罚了30元,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堵得慌,辛辛苦苦忙活了一个上午才80元, 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弄丢了30元,太不值当了。可是怨谁呢?主家没错,公司没错,只能怨自己,怨命!谁让自己没文化,没本事,干这些吃力不挣钱的辛苦活儿,还要时时处处小心翼翼,一不小心,摔个茶杯,破个碗边,都要赔偿。客户不满意投诉了,还要扣罚。唉,这都是命!阿姨哀叹着,心中不禁涌起悲凉。这30元够读大学的儿子两天的饭钱了,就这样被自己损失了。阿姨自怜着,竟然没有注意到天色暗了下来,忘记了做饭,直到老公回来了,才磨磨蹭蹭准备做饭。
老公一看老婆凄然的神情,知道她肯定又受了委屈,关切地问,又被扣罚了?
老婆眼泪滴滴答答就掉下来了,都是我该死,上午去干活儿,为了清洗阳台时方便排水,竟然把人家洗衣机排水管子挂起来,做完却忘记放回去了,结果主家请师傅花了30元,当然扣到我头上了。
原来这个事是你干的啊?老公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巧。
你怎么知道?老婆问。
就是我上门去看的啊。
这么说,30元是你收了?老婆惊讶地问。
当然。
这样,我们是不是没有损失了?老婆转悲为喜,苦瓜一样的脸舒展开了。
老公点点头。
太好了,30元失而复得,又回到我们家来了。老婆开心得就差拍手了。
不对,我们还是损失了30元。过了一会儿,老婆想了想,对老公说。
没有损失了,只是损失了一点点时间而已。老公轻描淡写地说,并嘱咐老婆,以后干活儿注意细节,尽量小心一点儿,减少损失。
哎,知道了。老婆心里的石头被老公搬走了,屁颠屁颠做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