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tories in English
Stories Magazine 08 中文档
《故事会合订本145》上海文化出版社
1. 镖局奇案 3. 罗大炮算圭卜
2. 阿彩 4. 逃生秘诀
1. 镖局奇案
刘蕾
这一早,镇海镖局刚开门,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公子走了进来。公子说,自己是墓名而来,想请总镖头赵无忌为他保一趟镖。
副总镖头李光听了通传,迎出来,说总镖头外出未归。
年轻公子闻言一笑,说:“昨天赵总镖头就回城了,不少人都看到了。副总镖头如此说,分明是推托之词。”
李光一下子被噎住,不知说什么好。公子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省城俞家的三公子俞茂之,有要事想见赵总镖头。俞家是省城首富,生意遍布大江南北。李光犹豫片刻,命人进后院禀报。
原来,总镖头赵无忌这次出门,是协助官府前去剿匪,虽然伤了不少匪徒,可惜没有捉住匪首“独山龙",自己还受了内伤。昨天,他一回来就进卧房打坐调息,闭门拒客。此时听了禀报,他只得换衣服出来。
俞茂之和赵无忌寒暄过后,拿出一沓银票,开门见山地说:“这纹银三千两是定金。赵总镖头如能亲自走一趟,将东西送到家父手里,家父会将剩下的镖银一万两一次结清。”
一万三千两银子!赵无忌一怔,心想,俞家有自己的商队和护卫,从不找镖局押运货物,今天怎么突然找上门?而且一出手就是天价,想来这位俞三公子要保的镖很麻烦。
如果在平时,赵无忌一定会先问清楚要保的镖是什么,再考虑接不接。可是,今日不同以往,这次协助官府剿匪,镖局损失不小,死了好几个兄弟,受伤的人更多。死者的抚恤金,伤者看病养伤的钱,接下来招募镖师和趟子手的花费,加起来要一大笔银子。如果接下这趟镖,这些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了。
想到此,赵无忌笑道:“请公子放心,我一定快马加鞭亲手把东西交到令尊手里。不知公子要押运的是何物,什么时候送到镖局?" 俞茂之说:“是我的侍女。她会打扮成我的模样,只要将她护送到我家就行。”
赵无忌心想,为了把一个侍女送回家,花费如此巨款,这麻烦多 半就在她身上,嘴上却说:“这好办,我一定把人不掉一根头发地送到府俞茂之沉吟了一下,说:“路上会有人截杀。"
赵无忌问:“是什么人?" 俞茂之苦笑道:“什么人我也不知道,他们行事诡秘狠毒,否则我也不会请赵总镖头走一趟了。"
接着,俞茂之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不久前,他带着一支十多人的商队出门采买货物。在一家珠宝店,俞茂之看见有人在变卖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刀,他一眼看中,买了下来。货物采买完毕,回程路上,有一天早上,大家起床后发现,喂马的马夫不见了。大家都以为他年轻贪玩才会一夜未归,就在原地等他一天。第二天,马夫仍没回来,赶车的车把师又少了一个。
俞茂之觉得不对,叫所有人出去找,找了一天没找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叫大家穿着衣服聚在一起,还命令随行的护卫轮流值夜。即便这样,天亮以后,商队还是少了一个人。
大家都害怕起来,俞茂之也顾不上找人,命令即刻出发。昼夜不停地走了四天,什么事也没发生,大家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到了第五天,一伙人拿着刀把他们拦下来。领头的人戴着面罩,说他的传家宝刀被人偷了,几经打听,得知刀就在俞茂之手上,只要交还给他,他就把绑走的三个人还回来。
俞茂之权衡之下,把自己买的那把宝刀送了过去。蒙面人拿着刀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突然把刀往地上一扔,说是假的。话音一落,把刀架在了俞茂之的脖子上。俞茂之连忙解释刀是怎么来的,那伙人却根本不信,强行搜查了商队。
无所获后,蒙面人对俞茂之说,如果不归还宝刀,就叫他日夜不宁,生不如死。说完,一眨眼的工夫,一伙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家吓坏了,马不停蹄地赶路,遇到集市就换马换车;嫌货物累赘,能便宜卖就便宜卖,卖不掉就扔。一行人拼命往家赶,可是,不论跑得多快,每天都有人消失。昨天赶到本地时,商队竟只剩下俞茂之和、侍女两个人。
听俞茂之说完,赵无忌暗想:俞茂之不懂武功,手下的护卫又是脓包,碰上几个轻功高强的匪徒就吓破了胆。那些人行事虽然诡异,但只掳人而不伤人,.应该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容易对付。
想到此,赵无忌问道:“如此说来,俞三公子要保的镖应该是自己。现在为什么是侍女,还让她打扮成你的样子?”
俞茂之说:“我总觉得那些人以宝刀为借口,其实另有目的,所以我想先去邻县表叔的军营里躲一阵。请赵总镖头护送侍女回去,一是给我家里报个信,看能不能查到他们是什么人;二是引开他们的注意力,方便我悄悄离开。"
赵无忌点头,原来是金蝉脱壳之计。两人又商量一阵子,最后约好明天一早去客栈接人。
送走俞茂之,副总镖头李光目露忧色,对赵无忌说:“大哥,你身受重伤,我已经派人去省城请周神医,明天应该就能回来了。这趟镖还是我替你去吧。”
赵无忌摇头道:“我既然答应,就要言而有信。你如果不放心,就多点几个好手跟我去吧。”李光无奈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赵无忌按照约定去客栈接俞茂之的侍女。侍女已经女扮男装,赵无忌让她单独乘坐一辆马车,轻易不要出来。一行人展开镖旗,浩浩荡荡往省城而去。
本地与省城有山相隔。到了第二天傍晚,一行人来到一个谷口。山谷不长,过去了就是平坦大路,再走半天就能到省城。赵无忌眉头一皱,山谷内地势狭窄,两边全是密林,如果有人埋伏,进去就是任人宰割。于是,他命令众人原地休息,天亮后再走。
半夜,赵无忌正在打坐调息疗伤,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睁开眼一看,只见一群人骑着马从山谷里奔出来,转眼间将他们团团围住。
镖局众人听见声响,都一跃而起,持刀拿枪围住马车。赵无忌走到马车边,轻轻说了句“不要怕,千万别出来",随后向前几步,抱拳,说:“镇海镖局赵无忌,请问是哪一路的好朋友?"
只听到一声阴森森的冷笑:“好朋友?还是等下辈子吧!"
赵无忌头皮一麻,这声音,听起来怎么是逃掉的匪首“独山龙"?夜色中,只听“独山龙"继续说道:“都说赵总镖头视金钱如粪土,怎么有人拿了几两破银子,你就眼馋心痒,不在镖局疗伤,不要命地亲自来跑腿了?你之前中了我的寒冰指,一动内力,全身就会冷得直打战,枪也拿不稳。"
赵无忌横枪而立,毫不理睬“独山龙"的讥讽,怒道:“原来劫持嵛家商队的人跟你是一伙的。"
“是不是一伙,跟你不相干。我与你无冤无仇,你却帮着官府毁我山寨,杀我兄弟,此仇不报,天地不容!”说着,“独山龙"跳下马,提刀朝赵无忌砍来。
赵无忌吃了一惊,听“独山龙" 话里的意思,他不是来截杀俞茂之,而是专程来找自己报仇的。赵无忌连忙挥舞长枪,催动内力,却发现丹田中空空荡荡,内力全无。他双腿一软跌倒在地,回头去看其他人,竟全瘫坐在地上一动不动。
赵无忌大惊失色,刚才打坐调息,内力明明已经恢复得差不多,怎会突然就没了?这时,一股淡淡的香气向他的鼻尖传来,赵无忌蓦地明白了….
他刚才在马车旁也闻到了这香气,当时以为是侍女身上的脂粉香,现在想来,这“侍女"定是个下毒高手,一路上早已无声无息地给所有人下了毒。等到“独山龙"现身,她再释放出毒气,让药生效。看来,这“侍女"和所谓的俞茂之都是“独山龙"找来的….
赵无忌想到这些只是一瞬,“独山龙"已经走到近前。只见他满脸狞笑,挥刀朝赵无忌的头上砍来。赵无忌眼睁睁看着刀朝自己的面门狠劈下来,却无力阻挡….
“当"的一声,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短箭打中刀身。“独山龙"手上一个不稳,刀落在地上。与此同时,一阵箭雨从树上落下,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独山龙"和他的手下全都中箭栽倒在地,动弹不得。
赵无忌又惊又喜,只见树上跳下来不少官兵,带队的正是副总镖头李光。赵无忌一把抱住李光,问:“兄弟,你怎么来了?"
原来,赵无忌刚走不久,李光派去请周神医的手下就回来了。手下垂头丧气地说,省城俞府的三少爷俞茂之病重,周神医和其他名医都被俞府请去看病了。
李光闻言,如遭晴天霹雳:少爷俞茂之既然重病卧床,那来镖局的“三少爷"定然是假冒的!他故意用离奇的故事骗受伤的赵无忌离开镖局,必有阴谋!想到此,李光立刻禀报官府,带领一队官兵从小路抄近道追赶镖队。当他们到达谷口时,正逢“独山龙"一伙从山谷里冲出来。官军万箭齐发,“独山龙"等猝不及防,全部落网就擒。
---------------------------------------------------------------------------------------------------------------------
2. 阿彩
徐凤清
12岁那年,立秋前一天,队长,也就是我爹,他一声令下,队里的西瓜地最后一次摘瓜。此时,摘瓜的往往会留一手,藤里藏几个大一点的西瓜,留给孩子摸秋。我爹从来没给我藏过瓜,我同娘对他很有意见。
那天,我站在田岸上,竟然发现爹在一堆瓜藤里悄悄塞进两只笆斗大的西瓜。我心里大喜,爹终于想通了,为我藏了瓜!
爹没有告诉我,我想他藏瓜时看到了我,就不再和我多说了。那晚,我兴奋得满脑子都是摸秋。
第二天一早,大人小孩背着割草的竹篮,拥到西瓜地头。八点整, “嘀"的一声长哨,大人小孩冲进瓜地,快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我呢,奔到爹藏瓜的那一畦,双手伸进瓜藤,却空空如也。我吃了一惊,转头望去,看到五六步远的地方,阿彩背着的破竹篮里装着两个大西瓜。显然,瓜被她摸去了。
阿彩比我小两岁,长得瘦小,头发黄黄的。她家里是富农,她爹前年死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队里孩子都不愿意同阿彩玩。我看她可怜,倒也不去疏远她,有时上后山割草拾柴,看她背不动,会替她背一段。队里孩子在一旁笑,让我长大了娶她做媳妇,我就追过去揍。每当这时,阿彩看着孩子们的狼狈相,就开心地替我鼓掌。
我想阿彩一定是摸错了,笑着说:“西瓜是我爹藏的,还给我吧。" 哪知阿彩不念情分,一摇头,说:“不还,是我摸到的。"
我有点生气,双手伸进阿彩的竹篮里,想把瓜抢回来,左手却被她狠狠地咬了一口,痛得我哇哇叫。当我愤怒地朝阿彩举起拳头时,我爹跑了过来,狠狠地拉住我,大声对阿彩说:“快回家!”
我哭着喊:“爹,你藏的瓜为什么让阿彩摸?她家是富农啊!”
这声喊让队里的赖皮听到了,他立刻四处散布,说我爹同富农婆娘乱搞,偷队里的粮食送给她,还在地里藏了西瓜让阿彩摸。
赖皮手脚不干净,多次被我爹撞上,不是教训就是罚工,因此怀恨在心。当时我年纪小,当然不清楚个中原因,也信了他的话,更加恨爹。我娘也信了,又哭又闹。
爹承认为阿彩藏瓜,背地里关照她去摸;他也承认,去年阿彩家实在揭不开锅,就瞒着我娘背了一小袋米过去,根本没偷队里的种粮,正巧让赖皮撞上了。爹说:“这女人拖着一身病,带着两个孩子真是不容易。我作为队长,看着也揪心,只好暗里帮一把。”
我娘见爹都承认了,只好作罢,只是许多天没给他好脸色看。
让我和我娘万万想不到的是,不久,队里开大会,大队书记铁青着脸宣布:撤去爹的队长职务,去后山看林,原因是爹站错了立场。
那年头去后山看林的都是“坏分子",一年四季吃住都得在山上,风霜雨雪巡视山林,十分辛苦。
从此我娘恨死了阿彩娘。有回我同我娘去后山送东西,碰上阿彩娘拎着只竹篮,上面盖着块干净毛巾,肯定也是送东西给爹。我娘像头发怒的母狮,冲上去抓住她的头发又哭又骂:“狐狸精,害我男人….“
阿彩娘被我娘揪着,一点也不反抗,只是流着泪说:“你男人是好人,救了我一家。"
我娘咬牙切齿地警告她:“我男人再好,也不是你的男人,以后再让我碰上你去后山,同你拼命。“
阿彩娘木然地点点头,拎着竹篮转身下山,一面跑一面擦眼睛。
我也恨咬我一口的阿彩。去后山拾柴遇上她,对她一个白眼。她背不动柴草,用眼光恳求我,看着楚楚可怜,可我狠狠心,转身就跑。
从此,我在山上再没碰见过阿彩娘,我娘紧绷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自以为同阿彩一家都绝交了,谁知命运之神又把我们两家纠缠到了一起。
那是第二年初夏的一天,我同我娘一起上后山看爹,竟遇上了阿彩。她正从通向我爹住的小屋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下来,手里挎着竹篮子,盖着块干净毛巾。我娘一看傻眼了,那竹篮子和毛巾正是阿彩娘上回给爹送东西挎的,这女人对我爹还是不死心?这时阿彩也发现了我们,想拐进树林子避开,娘跑上去拦住喊:“阿彩,谁叫你上后山的?”
阿彩头一扭,护住了竹篮,一声不响。
娘起了疑心,难道这竹篮子里有什么秘密不成?不管阿彩答应不答应,娘伸手掀开毛巾,发现是一只钵头,冲出一股香气,原来装着半只炖烂的野山鸡。我娘气得指着钵头厉声问:“是不是阿顺送你的,带回去给你娘吃?”
阿顺是我爹的名字。
阿彩咬着牙,没有回答,推开娘就跑。我娘追上去,手扯住阿彩,一手去抢钵头。
·阿彩拼命护住不放,我娘拼命夺,“砰”的一声,钵头摔到山路上,半只煮熟的野山鸡滚得满是黄泥。阿彩“哇”的一 声哭了,拎着空竹篮跑了。
阿彩的哭声一直回荡在山林里,我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娘把滚满黄泥的野山鸡带回家,说洗洗干净再烧烧,还能吃。
整个下午,我一直心神不宁,也不想吃娘夺回来的半只野山鸡,总感到要发生什么事。果然太阳快傍在西山头的时候,阿彩娘突然气喘喘地赶到我家,焦急地问:“她婶,你们有没有上过后山?"
我娘回:“关你什么事?" 阿彩娘哭了出来,说阿彩上后山拾柴,打着一只野山鸡。阿彩娘见两个孩子少营养,炖了让他们吃。 阿彩说,不,炖了送后山阿顺伯吃,她忘不了阿顺伯摸秋那天给她藏的两个大西瓜。阿彩娘说:“这丫头得了人家好处,记到了骨头里。野山鸡炖好,她就送后山了。可太阳快滚西山了,她还没有回家“
我一听,脑子里“轰"的一声。
我娘天声喊:“快去后山找!"
“阿彩….”
我们三个在后山满林子喊, 点也听不到阿彩的回应。
林子慢慢地暗下来,急得阿彩娘快晕过去了,这时才见我爹背着瘦弱的阿彩从林子里奔出来。
阿彩娘眼睛一亮,扑上去喊:“阿彩,你怎么啦?"
阿彩慢慢睁开眼睛,顿时委屈得眼泪滚出来,告诉我们:她上后山送野山鸡,我爹留下半只,剩下的半只无论如何要她带回去,想不到半路遇上了我们。娘误会,对她说了重话,让她受不了,跑到山林深处,伤心地哭了半天,却碰上了毒蛇,被咬了一口,昏了过去。
我爹对阿彩娘发火了:“我说过多少回了,不要让阿彩来后山。要不是被我巡视时发现,捣烂一把药草给她敷上,这孩子命真丢了!"
一切都明白了,我娘吓得睑色煞白,扶住阿彩哭着喊:“阿彩,好闺女,婶对不起你!"
我也满脸羞愧,说:“阿彩,我以后再也不恨你了….
日子一晃,我爹在后山看林就是十多年,平平安安。后来大队书记告诉我们,要不是他把我爹弄到后山看林,恐怕爹要坐牢。我大学毕业回了家乡,一半是接替爹, 半是冲着阿彩.
新婚之夜,我把阿彩搂在怀里,无限幸福地说:“没有那回摸秋,我哪能娶到你?”
阿彩故意虎着脸,问:“你就不怕我再咬你一口?"
我伸出左手说:“我情愿。" 阿彩拉过我的左手,眼含柔情,在被她咬伤的一块浅浅的疤痕上,轻轻地抚摸….“
---------------------------------------------------------------------------------------------------------------------
3. 罗大炮算圭卜
王士朝搜集整理
清朝道光年间,镇平城南有户月人家姓罗。罗家有个独生子,叫罗光宗。罗光宗小时候聪明异常,但长大后吃喝玩乐,很快把家产败尽。为了谋生,他便树起了招牌,招牌上写着“小诸葛再生,罗大仙问卦"。
街坊邻居见了都十分意外:这个小混混还会算卦?有人说:“什么;罗大仙',我看是;罗大炮'吧!"从此,“罗大炮"这外号就传开了。
罗大炮的算卦摊摆在中药铺门前,中药铺的高掌柜坐不住了,他想:这小子说他能让人不吃药就消灾除病,那老子的药卖给谁?不行,趁他立脚未稳,得想个法儿撵走他!
高掌柜主意已定,就走到罗大炮的卦摊前。罗大炮一见,连忙起身作揖:“我借门前宝地,挣俩小钱养家糊口,还望见谅。"
高掌柜说:“好说好说….只是,你这卦灵不灵啊?"
罗大炮信口说道:“不是我吹牛,要是算不准,你砸我这摊子!" “好!”高掌柜等的就是这句话,“既然你有这么大的神通,我倒要算一卦试试。灵,任你在我店铺门前摆摊;不灵,砸摊子的话,可是你说的啊!
罗大炮暗暗叫苦,表面上仍不动声色:“行,你想算啥?"高掌柜说:“你算算,我今天有几个主顾,买多少钱的药?"
罗大炮一愣:这怎么算,不是故意挤对人嘛!没法子,他随口胡诌:“我算你今日有一个主顾….“
高掌柜问:“啥时辰来买药?”
“午时三刻。"
"买多少钱的药?
“两个铜板的。“
高掌柜一听,拍手笑道:“好!一个主顾,两个铜钱,午时三刻,我记住了!"说罢,他转身进店去了。
过了一会儿,街前匆匆走来一个老汉,他看到罗大炮的算卦摊,停下脚步打量一番,问:“小子,你会算卦?我的驴丢了,你算算我的驴在哪儿,那驴身上还有一个新买的鞍子呢!"
罗大炮抬头一看,原来是东村的王老汉,不由得心想:我要是能算出驴在哪儿,我早就拉去卖钱了,还在这儿摆啥摊呀!他紧锁双眉,无意中往中药铺那儿一看,眼睛一下子亮了,心想:头痛医头,先把高掌柜对付过去再说。于是他对王老汉说道:“驴丢了,这驴嘛….”他闭上眼,装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王老汉忙问:“能不能找着?"
“能倒是能,不过要想找着这驴嘛,你就得先….先吃药。"
王老汉一听蒙了:“想找驴,先吃药?这都哪跟哪呀?"
罗大炮说:“你既然找我算卦,就得按我说的办,不然神仙也帮不了你!你吃了药,这驴不用找,今天晚上它自己就能回来。要是回不来,我明天赔一头驴给你!“
王老汉一听,行,那就试试吧,拨腿就要走。罗大炮急忙拦住他,说:“我还没说完呢,这药啊,你得上街边这家药铺去买,才能灵验。"王老汉点点头,正要去买药,罗大炮又道:“别忙,还有讲究呢!"
“啥讲究?”
“买药的时辰有讲究,早不行,晚不行,一定得在午时三刻。买多少钱也有讲究,必须买两个铜板的药,多一点儿少一点儿,都不行。"王老汉把这些都记在心里。他来到药铺门前,等了好一会儿,愣是等到午时三刻,这才走进药铺,恭恭敬敬地递上两个铜板。
高掌柜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不多买不少买,恰好只买两个铜板的药,真是见鬼了!他压住火,问王老汉:“买啥药?"
王老汉愣住了,罗大炮交代这交代那,就是没交代买啥药啊!他只好答道:“啥药都行。"
高掌柜一听,啥药都行,还有这么买药的?既然这样,你坏了我的好事,我也收拾收拾你。他摊开一张大纸,把黄连、当归、巴豆这几味泻药称了一大包。王老汉掂掂分量,想:不管驴能不能找到,这么大一包药只卖两个铜板,可怪便宜的。
回到家,王老汉就让老婆赶紧熬药、。老婆走进灶间,打开纸包一看,这么大一包药,一气儿熬了怪可惜的,就只往锅里倒了一半药,把另一半收了起来。
没病喝药,真不是滋味,为了找到驴,王老汉也顾不了许多了。他刚喝完药,就听肚里打雷般“咕噜噜"一阵响,王老汉边解裤子边往茅房跑,刚蹲下,就拉开了。
转眼的工夫,来来回回拉了七八次,拉得王老汉气喘吁吁,直不起腰来。他恶狠狠地骂道:“拉!拉!拉不死,我明天找你算账!" 不说王老汉在茅房里骂罗大炮,再说王老汉的驴到底去哪了。原来,那驴子挣脱缰绳后跑到野地里,恰巧让王老汉的邻居五狗瞧见。这五狗一向贪财,就顺手把驴牵回家,想着藏一夜,第二天拉到外地卖了。谁知那驴一进门,认出不是主人的家,挣扎着不肯走,五狗抓住笼头拼命拉,拉了半天还是拉不动。恰在此时,墙那边传来王老汉的骂声:“拉!拉!拉不死,我明天找你算账!”五狗一听,妈呀,他都知道了,明天要找我算账呀!五狗不敢再拉那驴,手一松,驴就往外跑,但驴背上的鞍子让院里的树杈子挂住了,驴一使劲,挣断了带子,光着背跑回主人家。
王老汉正在茅房里拉得半死不活,忽听老婆在院里喊:“驴回来了,驴回来了!"王老汉顾不得拉屎,提着裤子跑到院里,激动地喊道:“罗光宗,你娃子真是大仙啊!” 老婆仔细一看,喊道:“鞍子咋不见啦?"
崭新的鞍子丢了,王老汉连连叹息。老婆见王老汉拉肚子拉得脸色苍白、蔫不拉几,心疼地说:“要不是我,今儿个非把你拉死不可。" 王老汉不解地问:“咋啦?" 老婆说:“那都是些啥药呀,幸好我留下一半没熬,要不,拉死你个老东西!" “嘿,你这死老婆子!"王老汉一听,气得吹胡子瞪眼,“我说为啥驴能回来,鞍子回不来,原来是你这老东西没给我熬那一半药呀!”
---------------------------------------------------------------------------------------------------------------------
4. 逃生秘诀
柯南
周武是个记者。这天半夜,城郊发生了一次地震,附近一个小区的几栋高层居民楼震感明显,所幸伤亡不大。
周武立马赶到了受灾现场,想要挖掘第一手资料。他了解到这次地震,这个小区里最先有逃生反应的竟然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伯。要知道,地震发生在凌晨,大家都在熟睡,老伯为何反应如此之快呢?
凭着职业敏感,周武找到老伯,对他进行了采访。周武问道:“老伯,您家住几层?"老伯指指头顶,回道:“六层,顶楼。
周武觉得意外:“老伯,地震发生时是深夜,您当时还没睡?"老伯说:“睡啦,我每天都睡得很早。”周武更好奇了:“听说您逃出大楼时,震感还不是很强烈,您为何会对地震那么敏感呢?"老伯回答:“还不是因为我儿子….”
周武想了想,说:“是儿子跟您普及过地震逃生知识吧?看来他教您的东西很有用,您要不要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没想到老伯倒也干脆,摸出手机给周武:“他可没教我啥,就给我留了这手机!"周武觉得奇怪:留了手机?据了解,这次地震前并没有发布什么预警短信啊….
这时,只见老伯站起来,叹着气说:“我儿子在国外,平时都特别忙。他走时给我留了这手机,说会打电话给我,可这手机从来没响过!我耳朵不好,所以把手机调成了振动模式,贴身放着,晚上睡觉也放在枕头底下。昨晚,我还以为是臭小子终于来电话了呢!”